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学科研
解码乡村振兴 弘扬“四千四万”精神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近年来,镇江高专马克思主义学院倾力打造“思政学堂”,旨在用好地方本土资源,贯通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开发“镇江系列”思政示范金课。近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增强解决问题、服务社会的本领,“思政学堂”走出校园,赴扬中寻访“四千四万”精神,开展乡村振兴专题调研。
访谈宣讲
       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会上提及“四千”精神,让曾经名噪一时的“四千四万”精神再度成为热词。循着历史的印迹,青马研习社师生来到了扬中市三茅街道友好村红色基地,深入探寻精神源头,感悟时代内涵。
       在“初心号”绿皮火车内,一张张历史照片、一件件老物件、一段段珍贵视频、一组组详实数据,搭建起历史与现实的桥梁,道尽乡镇企业家们踏尽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难万险的“四千四万”精神内涵。
       青马班学生簇拥在扬中史志办唐华龙主任的周围,聆听他对于“四千四万”精神的独到见解。唐老师慷慨激昂的讲解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扬中人民创业之艰辛,以及他们身上那股“敢想敢闯敢干”的精气神。随后,同学们结合自身感受和鲜活案例,以青年视角、青年方式、青年话语宣讲“四千四万”精神,将“大道理”转为“小故事”,用“青言青语”浸润青年心灵。
       在利民村党性锤炼中心,红色文化扑面而来,长廊里展示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百年奋斗史。红色文化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还营造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
       利民村的特色农业区,以“生态果园、绿色生态园、农事体验园、苗木基地、优质大米基地、特种养殖基地”等三园三基地为载体发展高效农业,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实现人人有事做,家家有钱赚。
       利民村非常重视非遗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打造了民俗文化体验馆,琳琅满目的传统手工艺品成为乡村游的吸睛之笔。 
  座谈交流
       思政教师们就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现场氛围热烈。
       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友好村和利民村合作共建,举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挂牌仪式。
调查调研
       调研结束后,薛媛元、葛琰芸、高圆圆老师以《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及经验启示——以扬中市利民村为例》为题撰写了调研报告,梳理了利民村在乡村振兴中的特色做法,提炼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进一步充实了思政课教学案例库,促进教学科研一体化。
       活动结束,马院师生纷纷表示此次扬中之行收获颇丰。思政教师张小利感叹道:“从实践中切身感受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带给老百姓的变化,可以累积许多思政课的生动素材。未来,我将带着信仰和情怀,不断挖掘能点燃学生激情的火种,把全部情感投入到课堂中去。”青马班学员陈晓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在‘四千四万’精神感召下,以踏实肯干的村民为榜样,凭借顽强拼搏的姿态去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挫折和挑战!”柴雅琪表示:“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主动融入乡村振兴,主动扛起历史责任,在乡村振兴中实现人生价值。把小行动汇聚成大力量,用大力量成就大梦想。

       
    

友情链接: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高校园区长香西大道518号邮编:212028电话:0511-88960707

Copyright ©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