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与水平,8月11日至18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前往江西井冈山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研修活动。此次研修学习以“星火燎原光耀未来 中华文明重焕荣光”为主题,通过实地参观和现场教学等相结合的方式展开。
追寻星火之光,解读革命胜利的密码。从八一南昌起义,到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艰辛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留下了大量革命和建设的宝贵诗篇。8月11-1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研修团队追寻革命前辈的足迹,先后来到了南昌、井冈山、上饶等地学习参观。
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内,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唤醒了大家的历史记忆。1927年南昌城头一声枪响,拉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序幕,96年来,人民军队以南昌起义为开端,在党旗、军旗的指引下,以无往不胜的英雄气概、坚忍不拔的革命毅力、英勇顽强的作风,攻坚克难、战无不胜、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
在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研修团队先后参观了小井红军医院、小井红军烈士墓、曾志墓、龙潭、黄洋界哨口、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茨坪革命旧址群、谢氏祠堂、八角楼、大仓讲习所、龙江书院等地。通过现场授课、观摩实物场景,生动了解井冈山斗争史,学习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在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馆,研修团队认真聆听了上饶集中营的历史。皖南事变爆发后,国民党在上饶建立法西斯集中营,用于关押事变中所俘的新四军干部、革命志士、爱国人士,目的在于动摇革命者的理想信念、磨灭他们的革命意志。然而,共产党人烈火淬金,在狱中秘密组建了党的支部,团结、教育、带领广大革命志士进行了坚贞不屈、英勇悲壮的斗争。铮铮誓言初心如磐,星火燎原光耀未来,红色精神血脉激励我们砥砺奋进。
赓续历史文脉,解读文化自信的密码。江西省有着丰富而珍贵的人文资源,这些文化元素通过历史名城、红色胜地、传统村落、千年古刹、考古遗址等风景名胜,连接古今,向当下述说着历史的辉煌。8月16-17日,研修团队先后前往篁岭、景德镇等地学习参观。
在篁岭山居古村,研修团队见证了旅游扶贫的成效。地质灾害频繁的篁岭村曾面临在“半空心化”中逐渐消亡的命运,但最终因为支匾晾晒农产品的“晒秋”民俗改变了命运,“篁岭晒秋”品牌及系列“晒秋产品”,成功打造了“中国最美文化符号”。村落文化是历代先民生生不息的基因依托,“保存、延续、复活”恢复了古村落的生机活力,乡民的经济复兴了、地方的文化和产业自信了,创新走出了一条旅游振兴乡村的“篁岭”模式道路。
在“瓷都”景德镇,研修团队观摩了传统手工制瓷核心工序,拉胚、印胚、利胚、施釉、画胚……灰色的陶土在匠人们手中渐渐变成多彩的瓷器。在参观“皇窑”期间,团队有幸遇到了正在创作中的“中华仿古瓷第一人”黄云鹏,并与老先生进行了简单交流。黄老先生今年已有81岁高龄,从事陶瓷创作近六十年。黄老先生说:“古陶瓷对我来讲,是我生活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对它好像比对自己儿子的感情还深……把优秀的陶瓷艺术品作为蓝本,把传统的陶瓷文化融入自己创新的血液中去、思想中去,现代陶瓷艺术品的创新离不开继承”。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景德镇匠人精神已打磨千年,“融合、集成,创新、出彩”的瓷都精神是文化自信的密码。
此次研修活动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通过到现场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更加增强了思政教师对革命历史和真理性结论的体验和认识,更加真实地理解了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刻内涵。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表示,要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革命老区精神、现代工匠精神,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此次研修活动的收获运用到思政课堂,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育方法,讲好新时代“大思政课”。
(作者:李文文;摄影:实践研修团队;责编:任婷婷)